山東博譜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0533-8170917
傳真:0533-8170917
郵編:255086
郵箱:sdbpxs@163.com
網址: www.pegsplay.com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高新區柳泉路125號先進陶瓷產業創新園A座
1、高質量的現場勘查
現場勘查是獲得檢測信息的重要環節,所以列在首位。大部分機構或人員在現場勘查上注重效率比注重質量要高的多,比如一些小的機構為了節省勘查成本,有類似“檢測當天先勘查再檢測”、“勘查現場不能超過一天”的規定,表面上成本是降低了,實際上從長遠和群體的角度考慮,錯誤的成本將大大增加。這種規定使得調查人員有一種時間緊張感,犯錯就難免了。
高效的現場勘查應先關注質量,再考慮時間成本,否則可能會因小失大。離開這個現場,如果心中的檢測方案尚未成型,你絕不能離開,否則回家的閉門造車將是導致返工的罪魁禍首。
2、高質量的檢測方案
現場勘查的質量決定了方案的質量。方案是指導檢測的重要材料,如果方案有問題,無論后果是否避免,均可或大或小地體現出一個單位審核機制的健全與否。方案一次成型很難,但能滿足90%的要求還是完全可控的,但檢測方案的常見錯誤需要避免出現,簡單舉例如下:
(1)樣品準備錯誤或不足 如:應該用熱解析碳管采樣的物質,誤帶了溶劑解析碳管,怎么采樣?
(2)檢測設備錯誤或不足 如:誤將粉塵狀態的化學物質用粉塵采樣器采樣
(3)未設置個體檢測或數量不足 個體檢測和定點監測需要同步,其產生的數據之間的關系也即是TWA與STEL之間的關系。且說個體,數量不足導致二次檢測的問題已經不止一年出現過,其產生的人力成本、經濟成本浪費均不可小視。如果羅總沒有這方面數據統計,他也難以對此問題真正重視起來。大數據時代沒有數據說話,是無法真實反映出問題的。
(4)點位設置不足 現場勘查的不足導致檢測時才發現,尚有物料或某一片廠區沒有納入檢測范疇,方案中沒有體現。我想,大部分人都經歷過此事吧。等等…
方案做好不容易,反復修改是常有的事情。其中的幾大問題把握住了,也不會有多大的紕漏。一般主要有:檢測點位夠不夠、檢測物質全不全,樣品數量及檢測設備足不足、檢測方法和空氣收集器對不對等等。
3、高質量的方案審核
技術服務機構不是養老福利機構,盈利依然是其本質,故而效率一般都會放在第一位,這也同時導致了培訓不足的 “職業童工”上崗作業情況的出現,“邊學邊做”的情況早已遍地開花。這類人的方案和老員工相比,有這么幾個特點:
對于新員工,其方案的質量不是其個人能力能夠控制的,如果培訓沒有跟上,其錯誤類型可謂是千奇百怪,不把已經犯過的錯誤都犯一遍誓不罷休的狀態也不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方案審核的重要性對于提高檢測質量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環節,有必要的情況下二審、三審都不為過,其審核時間和工作質量基本會成正比,是可控的。當然,一個合格的審核人員的培養也是不可忽略的。有高手坐鎮,領導也放心,可哪個機構沒有審核人呢?
4、做好檢測過程的把控
對于服務機構/老板來講,這一塊最不可控。檢測現場到底什么樣,采樣采的對不對,只有當事人知道,故而如果真的想避免這一塊出現大問題,也許只能從2方面著手:一個是招聘員工環節,一個是培訓環節。檢測出現問題的通報在國內已不下三五次了,而實際過程的問題是更為嚴重,這也是導致監管部門嚴格監管的原因之一吧。比如下列這些嚴重的問題:
(1)不檢測,空樣送檢,成本低風險大,事故案例不是沒有。
(2)檢空樣,遠距離危害點檢測,樣品合格率100%,似乎皆大歡喜,但卻給技術負責人和法人埋下重磅炸彈,用人單位該崗位出事的那天就是炸彈引爆的日子。天津事件不能忘啊。
(3)樣品不足,尤其是個體樣品不足;定點檢測每個點位1個樣,這樣怎么計算呢?
(4)樣品丟失,這屬于嚴重失職了。
(5)樣品缺失,設置6個苯作業檢測點位,檢測5個,1個崗位漏檢,原因是忘了,哥你干哈去了?
(6)標簽混亂,由于黏貼不及時導致總塵呼塵樣品混亂,數據無法解釋。等等…
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而遺留的風險,只有簽字人最懂,天津爆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故而小編對羅總談,安全審核和技術審核同等重要,羅總點點頭,可第二天就忘了。如果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在這一塊,你能管好你自己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已經很不錯了。
5、做好實驗室分析
這一塊一般不會出什么問題,畢竟這是個純技術的活,都是通過計量認證的,但不可忽略的是,檢測人員如果對計量認證不熟悉也會出錯。單位沒有過計量認證的危害物質如何采樣呢。這個問題如果員工問起來,這是否可以說明個人學習不到位或單位培訓不足呢?安監39號文第六條說的很明白:甲級機構委托檢測樣品數量不得超過樣品總數的30%,乙級、丙級機構委托檢測數量不得超過樣品總數的20%。對此已經很明確,想想也就清楚了。